#2054. C++-问与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实施情况
C++-问与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实施情况
Background
Description
一、战略部署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二、阶段任务
(一)第一步
工程前期通过实施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二)第二步
通过实施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我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标志着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
2010年,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
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积累经验。通过实施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以及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等任务,工程第二步任务目标全部完成。
(三) 第三步
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和运营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成功入轨,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预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三、三步走任务重要节点
(一)1999年11月,中国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1月21日,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考核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设施设备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间的协调性。神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舱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在轨飞行21小时后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三)2005年10月,中国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聂海胜走出返回舱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0月16日,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此次任务,实现了“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突破掌握了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积累了人在太空较长时间驻留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2008年9月,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七号任务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此次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跨越。
(五)2011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突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1年11月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先后进行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2012年6月,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刘旺在景海鹏、刘洋的密切配合下,手动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六)2010年9月,中国启动实施空间站研制建设
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按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相比前期任务,空间站工程要突破和掌握长期载人飞行、在轨组装建造、批量物资补给、空间机械臂与舱外操作、大型舱段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大批核心技术,任务规模更大、各种挑战更多,技术上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影响也将更为深远。根据计划,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核心舱,进行空间站建造技术的试验和验证,之后相继发射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七)2012年6月,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2012年6月神舟九号航天员出舱敬礼致意
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刘旺、刘洋(女)搭乘神舟九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执行天宫一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此次任务,不仅顺利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等既定目标,同时也使得刘洋(女)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填补了我国女性航天飞行的空白,进一步扩大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八)2013年6月,中国首次举行太空授课
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天宫一号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为全国8万多所中学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大约40分钟的太空授课,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对激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向往宇宙空间、学习科技知识、树立探索精神的热情和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013年6月神舟十号王亚平太空授课
(九)2016年6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16年6月25日,我国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为长征系列火箭家族增添了新成员,使我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不到9吨提升到近14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进入空间能力,为顺利实施后续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也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秀之战,标志着该新型发射场在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中低轨道航天器、大型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方面正式起航,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的行列。
(十)2016年9月,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正式发射入轨,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行任务期间先后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到访,考核了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配合验证了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了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十一)2016年11月,中国航天员顺利完成中期驻留任务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2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顺利出舱,完成为期33天的飞行任务,标志着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胜利实现了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成果丰硕的任务目标。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之后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2名航天员随后顺利进驻天宫二号。
(十二)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发射成功
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入轨。天舟一号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此次任务也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亮相。4月27日,天舟一号顺利完成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试验,表明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这一重大关键技术。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收官,正式迎来空间站时代。
(十三)2020年5月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拉开序幕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四、关键字
(一)7
2021年前,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飞船圆满完成任务,中国已经进行了6次载人航天飞行。今年将进行第7次载人航天飞行。
(二)11
2021年与2022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全部任务目标。此时,距离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恰好过去整整30年。
(三)14
自2003年10月神舟五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往返,13年内我国共有6艘载人飞船搭载14人次完成太空之旅,护航11名中国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太空授课等重大任务,最长在轨时间达30天。
(四) 国家太空实验室
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和运营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中国空间站将以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为目标,充分利用当代的先进技术,着力开展科学前沿的创新性实验和应用研究,持续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进步。
Format
Input
Output
Samples
Limitation
1s, 1024KiB for each test case.